如何“消愁”

最近听了一首很火的歌,毛不易的《消愁》。歌词有些文绉绉的,却也有些味道,以致于许多人感同身受,听得心里惆怅。

“当你走进这欢乐场,背上所有的梦与想。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没人记得你的模样。三巡酒过你在角落,固执的唱着苦涩的歌。听他在喧嚣里被淹没,你拿起酒杯对自己说:”

“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朝阳与月光,本是每日都不曾改变的事物。饮酒需要敬朝阳与月光,我想也写出了现代人心里的孤独罢。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亦是同样的情怀。我从前以为曲高和寡,真正的艺术家、诗人、作家大多都是孤独的。我曾说过,对于梵高,画画之时,他是骄傲的,但他也卑微如一个乞丐,他唯一渴求的施舍便是理解。但是在人群中来往了许多年,却发现原来每个人都生来孤独。因为身边没有能够倾听的人,回到家中或许也是手机电脑相对,少有时间坐着谈谈天,好不容易四目相对,竟也哽咽不知道有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没有真正的朋友,喝酒烤串之时呼朋引伴容易,遇到事情对着通讯录翻来覆去,也难找一个能够说话的人;也因为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需要,不知道为什么要说这些,许多心思在脑中闪过,最后欲言又止。倒不如斟一酌酒,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朝阳与月光虽无言,却好似都已了然,也无需再说更多。但其实我们有一位爱我们的造物主,是真知晓我们每一个人的,祂真愿听我们的每一个声音,每一句祷告。无需对着朝阳和月光孤影自怜,那爱我们的主在世上陪伴我们每一个人经历每一件事。祂体谅我们的软弱,也扶持我们使我们得刚强。区区理解二字,世上无人比祂更明白。我们的每一个心思,每一个意念祂都已经晓得。真要饮酒抒情,也当举一杯敬我们的造物主,借机说说我们心里的苦闷与喜乐。

“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故乡是已经被贴上过去标签的空间,远方是未来还不曾到来的空间。故乡有什么呢?是栀子花一般明眸媚齿的姑娘?是藏在心里尘封多年从未透露过的情愫?是撑过油纸伞踩着青石板经过的小巷?还是嬉笑打闹却渐行渐远的儿时伙伴?远方又有些什么呢?是去北上广那些陌生的城市独自打拼?是终于凑足了首付能够在一处人人羡慕的地方安居?是走马观花看遍大千世界?还是儿孙满堂膝下承欢生活无所忧虑?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唯独没有此刻所在的地方,因为正在经历,所以不甚理想。然而有一日恍然回头,却不得不承认,前一刻所在的地方已经成了故乡,而期待的远方依旧遥遥无期。在这一切的不确定中间,我们的主每日陪我们走过高山低谷。故乡是我们成长中祂所赐下的美好回忆,将我们塑造成了今天的样子。远方是我们向前奔跑的标杆,越来越多成为主耶稣的样式,能够放下自己去爱神,也因着神的爱,有能力去爱我们周围的人。而我们现在所在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可以有神同在的地方。祂将我们放在这里,我们便借着身边的环境更多来经历神的恩典和怜悯,亦同样可以操练我们有一颗爱人如己的心,去欣赏祂手所造的美好世界,一花一草一木一呼一吸,哪一样不是在祂手中?哪一样不蒙祂保守?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明天是希望中的时光,过往是逝去的时光。往往在当下不够美好的时候,才屡次回头,要去看看过往,这来时的路,却发现一个人走得同样艰辛与孤独。然后再抬头看看明天,好似终于多几分盼望,却也意味着责任和重担。终有一日,需要成长,变成一个独立的人,需要承担工作的压力,生存的压力,以及养家糊口的压力。记得有句话说,人生是一个荒芜的渡口,而我们都是过客。亦有人说,突如其来的世事,我们都是闯入者。说得好似我们原本都不属于这些时间和空间,只是无意被放置在这个维度中,才去经历一番人生。只不过最终,人生都会归于虚空。如同人,本于尘土,也归于尘土。在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去计较去拼搏去赚取?圣经上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只是我们在世上的生命也是不堪一击,若是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碌碌一生,又有何意义呢?明天和过往终将在时间里交错,每一个明天都将变成过往。生命如果只是时间的累积,实在是毫无意义。圣经上那位享尽荣华的所罗门王总是感叹,“一切都是虚空的虚空。”但是他最后也说,“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我们在世上的一切都是有一日要在神面前交账的,因为祂是那位公义的神。我想这也是我们在世上存留的意义,去见证祂的奇妙与大能。祂叫我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若非如此,不论明日与过往,哪来盼望?哪来平安?哪来喜乐?只有行在神的心意中,每日才能安然度过。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自由是常人觉得活着时往往得不到的;而死亡,是得到了自由也没有用了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总是缺少自由。很多人以为自由是经济独立。然而最近新学到一个名词,社交自由,就是说你不想和这个人喝酒就可以不和这个人喝酒。后来看看,社交自由原来这是我们上一辈更缺少的自由。应酬,生活所迫,工作关系,各种各样的理由就是为了满足你心安理得地与人喝一杯而不觉得丧失自己。有人说,大概只有神雕侠侣里的杨过有这样的自由,全真教再大,他也不屑于多看一眼。连令狐冲这样足够任性我行我素之人,被师父发令,也只得在一堆人面前装模作样乖乖喝酒,不能发作。韦小宝便是最没有界限之人,和不喜欢的人坐下唯唯诺诺地也会将酒悉数喝完,喝完以后还能陪着笑取悦人。酒这样随性的东西,怎么能和不喜欢的人喝?活得像杨过一样能够将喜欢不喜欢分得清楚,才算自由。然而回头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不仅是很多现下的年轻人啃老毫无经济自由,工作以后独立的人还缺失社交自由。除此以外呢?还有择偶自由,每次带回家的对象或许都要先被七大姑八大姨评头论足一番才能进门。还有职业自由,许多人不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是因为同伴压力,或是家人觉得不体面没有前途。还有教育自由,生了儿女以后被婆婆妈妈指指点点无法合理管教以致于过分宠溺孩子,好似地球便围着他们转。原来我们活着竟是这样的不自由。怪不得下一杯酒直接敬死亡,好似死亡才算是最接近自由的。只是我们最大的不自由并非不能选择我们想做的,乃是不能拒绝我们不想去做的,如同圣经上所罗列的罪,拜假神的,贪婪的,恨人的,背后说人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撒谎的,嫉妒的,诡诈的,淫乱的……我们在这个世代,各样的罪缠累我们,成为我们的网罗,以致于我们没有不犯罪的自由。而基督却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使你们自由。”当我们从罪的捆绑中出来,进入神为我们预备的光明里,才算得到真正的自由。引用一句最近和高中孩子谈天时他总结的,走耶稣的路,让别人说去罢。我想,能够说出这句话的人,是真正明白自由的真谛的。

这几杯酒用毛不易的歌词,敬得有些颓丧。忽然想到千年以前的大诗仙李白,亦是这样洋洋洒洒写过一篇将进酒,明明只是请人喝酒,却给出了一堆看似合适的理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先说别浪费人生时光,要尽情享乐;别浪费眼前的酒,该喝喝。又说要什么金银珠宝钟鼓馔玉,都不如喝醉再不用起来。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倾尽所有去买酒,也不过是为了消愁。

认识那位施恩典有怜悯的神,从我们所在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看到祂的美好创造和旨意,在每一段时光里与祂同行蒙祂护佑,挣脱罪的枷锁与捆绑。每一个当下都足够美好,还有什么需要消愁?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