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父莫若女
前天爸爸从客厅起身去了书房,书房外面便是阳台。我歪着头问外婆,“外婆,你猜猜我的爸爸去做什么了?”外婆说,“我怎么可能猜得到。”我狡黠一笑,“他肯定是去阳台躲着抽烟了。因为刚刚我听见阳台的关门声,他怕我闻见烟味才关上门的。他如果去浇花才不需要关门呢。”等爸爸回到客厅,我问他,“爸爸,你刚刚去阳台做什么了?”爸爸说,“没什么。”我追问,“你是不是去抽烟了?”爸爸说,“抽一根也没关系的。”
每次都能猜到爸爸的想法,于是小时候骗爸爸也比较容易。初中高中的时候,总是喜欢买小乌龟,偷偷带去学校养。因为小乌龟可以藏在口袋里,不会被发现。(初中和高中五年都是住校)周末回家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实在觉得在爸爸妈妈眼前藏得太辛苦,干脆直接信口开河告诉爸爸,“这是我昨晚散步的时候在花坛边上捡来的。”爸爸也信了,还帮我在池子里弄了水养着。妈妈回到家,问爸爸小乌龟从哪里来的。爸爸说是我散步的时候在小花坛边上捡的。妈妈完全不相信,“哪有那么容易捡?肯定是买来的。”最后在妈妈的追问下,我只好招了。
除此以外,我还做过一件很奇葩的事情。前几年一次回国,在上海的地铁站买了一只小兔子,因为家里爸爸妈妈不让养小动物,于是决定送去义乌的一个高中同学家里。上高铁之前,担心安检过不了,就拿塑料袋装了小兔子,藏在衣服里假装自己是个孕妇。后来我还很自豪地告诉爸爸,“你知道的,国内谁敢碰孕妇呀,万一我摔倒碰瓷呢。所以他们的安检棒只敢在我身侧划过。就很轻易过了安检呗。”爸爸连连说我奇葩。
和爸爸之间,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念幼儿园的时候。一次爸爸抱着我回家,路边是一条溪。走路的地方比溪高出两层楼那么多,没有栏杆。晚上路灯很暗,爸爸不小心踩空了抱着我掉下去。我只是头有些晕,而爸爸脊椎骨折在床上躺了几个月。那时候年纪小,还不懂事,见人便自豪地说,“我比爸爸身体好,我一点事都没有,爸爸在床上躺了那么久。”长大以后,才知道,爸爸用手把我举着,我才没有受伤。此后爸爸很自豪的事却是,虽然从那么高摔下去,但是女儿没有事。我很多次说过,因为从小在爸爸妈妈那里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和爱,以致于起初认识神的时候,很快就理解了从天父那里来的爱。
十六年的朋友
讲到小乌龟,就不得不提我有一个十六年的好朋友,吕李。每次从金华回家,都是她陪我去买小乌龟的。中间买了多少次就意味着养死过多少只。她现在已经在一所学校做初中的语文老师。昨天特意没有告诉她,跑去了她的学校,正好她刚从办公室离开去吃中饭。拿爸爸的电话给她打电话,她接起来以后,我也不说自己是谁,问她去哪里了。她问我,“你是谁?”我说,“你猜猜我是谁。”她马上猜出了,“老田。”嘿嘿,小学的时候,我们有五个女孩子关系特别好,那时装年纪大,喜欢在别人的姓前面加个老,以显成熟。爸爸曾经评价过这个称呼,“你爷爷还在,我都没敢叫人喊我老田,你已经叫老田了。”
于是跑去吕李学校的餐厅找她。遇见一个神似她的女孩子,我涂着大红唇站在别人面前傻笑了半天。她问我,“我认识你吗?”我才意识到自己认错了。不过,我曾经说过,如果脸盲有程度的话,我应该是脸瞎。一次在团契,一个女生从十米远的地方朝我走来,我喊出了三个名字,都不是对的。后来那个女孩子告诉我,“梦潇,你应该没有见过我,我第一次来。”
终于找到吕李,和她晃晃悠悠在他们学校砖红色的操场走走,看着边上有男生在打篮球。多么青葱的岁月呀,年轻真好。和吕李谈起旧事,这么多年,卖小乌龟的店还在呢。然后去吕李的两个班上,每个班和他们随便谈谈,聊了二十分钟。与他们分享了一些我的经历。在问问题的时间,他们问我,“吕老师有没有男朋友?”我说,“暂时没有男朋友,将来一定会有,大家放心。”也有男生问我有没有男朋友。我笑道,“目前没有。不过给女生们一个忠告,找男朋友可不像买菜,带一个回家即可,就算买菜还要花时间挑呢。你们现在还小,不要太容易就被身边的男生追走了。”当然,也有孩子问我在美国是不是可以持枪,一日三餐吃什么之类的问题。
看吕李在办公室训人,也想到了在国内最怕的便是被老师叫去办公室。好在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与老师的关系都不错。少有被叫到办公室挨训的情况。甚至只是经过办公室也会被老师叫住,把桌上的零食往我手中塞一些。以致于我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时期,最喜欢呆的地方便是老师的办公室,也知道所有老师的八卦。
而后坐吕李的车回家,聊着许多我已经完全不熟悉的名字的去处,车上放着那首《匆匆那年》,非常应景。我扭过头煽情地问她,“吕李啊,怎么我们一下子都这么大了。”
和爷爷的悄悄话
爷爷今年也八十岁了,其他都好,只是听力实在不好。前几次回家也只是和大家坐着谈天,顺便和爷爷打个招呼。今天难得有机会,奶奶家没有其他人,可以陪爷爷坐着说说话。进了门,走到爷爷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背,他才发现我来了,完全没有听见开门声。和爷爷说话需要很大声,然后在他耳边说,他才能听得清。爷爷泡了杯绿茶,问我一个人在外面会不会很辛苦,要好好照顾好身体,也和我絮絮叨叨讲了许多陈年旧事。或许这就是老人家的孤独吧,这些话,可能他不会有机会再和别人说了。爷爷说他最喜欢和我说话,因为他能听见我说什么。他说平时一群人坐着说话,他完全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也插不上话。想到之前几次回来,他都一个人落寞地坐在楼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我一直知道爷爷是很爱我的,不过他不善于表达。我小学时候学象棋,最开始也是和爷爷对弈。爷爷从我一开始完全不会下也耐心陪着我,到我小学二年级第一次赢了他。初中从金华坐大巴回家,有一次爸爸忙,托爷爷去接我。那天爷爷和奶奶吵架了,离家出走都走了好远,忽然记起来要接我,怕我一个人在车站等,又乖乖往回走。
和爷爷在天井看他种的花草,爸爸无疑是继承了爷爷这一点,花花草草都料理得十分好。唯独我,在种花草上实在没有天赋。我问爷爷,“为什么我没有继承你和爸爸,我连仙人掌都种死了。”爷爷笑我,“你们忙呀,种花要放在阳光底下,要浇水,要施肥,你们一忙起来就忘了怎么种得好。”因为自己昨天在外面冻坏了,也问爷爷穿得够不够,在家会不会冷,平时做什么。他从前有一片菜地,现在被修成了一个停车场,他能做的事情又少了一件。挽着爷爷的手,和他说说笑笑,或许这是距离他最近的一次。人年纪大了,终归还是需要有人陪着说说话的。
烧饼和馄饨
家乡最出名的搭配,便是烧饼和馄饨。以前在金华上学,回到家也是匆匆先去买个烧饼和一碗馄饨,后来到了美国,回家以后也是如此。
这里的馄饨是非常薄的皮,只夹了一点点肉末,然后放到热水里煮好以后盛到小碗里,放一点点炸过的肥肉渣渣,再加一点点紫菜。最后加盐或是酱油就看个人口味了。至于烧饼,肉末和梅干菜搅拌用面皮包好,擀得薄薄的,是那种木质的炉子,在烧饼上抹一层油,沾在炉子内部,炉子里面是炭火烤的。面皮里加了麦芽糖,所以烤好的烧饼咬下去松松脆脆带点甜味,还有梅干菜的清香。昨天晚上和吕李本来说好了吃火锅,路上还是没抵制住烧饼的诱惑,买了一个,一人一半在寒冬中吃着。
当然,除了馄饨和烧饼,还有豆腐丸子,瘦肉丸等食物,也是家乡的味道。下图是瘦肉丸。
在食物上,我一向表现得非常高冷。虽然我从不挑食,却少有喜欢的食物。一般喜欢日餐的精简,泰餐只喜欢绿咖喱,韩餐只点辣鱼汤,广式早茶只爱各种肠粉。至于中餐,绝对是最末的选项。若不是招待客人,我也是决不做中餐的。其他的食物,少有我喜欢的。回到家中,却被烧饼和馄饨出卖了。少有食物能叫我满足,烧饼馄饨是其二,因为这是家乡特有的味道,出了这里,便不一样了。
今天下午经过那家常去的烧饼铺子,又忍不住买了一个小的烧饼。
我从小便喜欢将食物归类,我喜欢吃的食物,与俗气的食物。在我小时候,我不爱吃苹果,因为苹果属于俗气的食物。我不爱吃包子馒头也是因为它们俗气。妈妈问我,“早晨要不要吃个包子?”我的回答总是,“包子这么俗气,我才不要吃。”换一个词,或许是比较作吧。所以在小学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吃包子馒头上学的日子,我每天都是吃着面包蛋糕上学的,甚至有时候是加了青菜鸡蛋和火腿肠的方便面,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洋气了。后来和人说起,有高中孩子问我,“你这么作你妈妈打你吗?”
在我看来,苹果实在是很俗气的,在教科书的课文里,若是将水果举例,第一个便是苹果。于是我一定要挑那些不在例子中的水果,榴莲,菠萝蜜,火龙果等等。还有一点便是,在我的第一个团契里,被玉萱宠坏了。所以人家问我要不要吃橙子,我也回一句,“有人剥我就吃。”今年夏天回德州的时候,玉萱也是早就准备了榴莲和菠萝蜜等我。
今天下午在路上走着,经过小时候常去的蛋糕店,已经不似当年那么爱吃蛋糕了。现在的我习惯了在家吃着生的有机蔬菜,或是简单水煮,不喜欢任何添加剂的味道。虽然知道国内的蛋糕松软可口,却不足以引诱我进去买一块了。再往前走,去年回来时到过的几家冰激凌店也没有了。幸好没有了,免得我在嗓子疼痛期间又受试探。而后,从前的一家花店也关门了,换成了卖衣服的店。我还记得一年母亲节,给妈妈外婆和奶奶每人买了一支康乃馨送给她们。
这是小路一角。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让我吃小摊上卖的食物。加上爸爸每天放学来接我,有时候就趁他不注意买了小摊上的小吃偷偷躲在这种小弄堂里吃。有趣的是,那时也没觉得小摊上卖的食物俗气。雅俗与否,可能还与我喜不喜欢吃相关。
或许对于我而言,俗和雅的区别,还有一点就是喜欢这样东西的人的比例。喜欢的人多了,就显得俗气了,我就不会再喜欢了。因为我不喜欢和人喜欢一样的东西。这样的理论或许不那么思想正确,倒也伴我走过了许多年岁,帮我做过许多决定。我宁愿去选择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也不愿意去走一条有许多人走的路。偶尔想到这里,就会猜测,是不是这个原因,我比较愿意去选择这个窄门和这条窄路呢。毕竟难走的路对于我,更有挑战性,在我的定义里也不至于太俗气哈哈。
最后
回家的日子是很舒服很惬意的,虽然周五到周日的分享还在准备,但也已经理出了一些头绪。在小城里慢行,看看车水马龙的街道,看风看云,能够陪陪家人,谈谈天,也回过头看看来时的路,看看过去的自己,有足够多的事情值得感恩,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在家乡都开始拍起照来,忽然发现自己已然是归人身份游客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