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篇109篇谈谈抑郁症

诗篇109篇6-15节

愿你派一个恶人辖制他,

派一个对头站在他右边!

他受审判的时候,

愿他出来担当罪名!

愿他的祈祷反成为罪!

愿他的年日短少!

愿别人得他的职分!

愿他的儿女为孤儿,

他的妻子为寡妇!

愿他的儿女漂流讨饭,

从他们荒凉之处出来求食!

愿强暴的债主牢笼他一切所有的!

愿外人抢他劳碌得来的!

愿无人向他延绵施恩!

愿无人可怜他的孤儿!

愿他的后人断绝,

名字被涂抹,不传于下代!

愿他祖宗的罪孽被耶和华记念!

愿他母亲的罪过不被涂抹!

愿这些罪常在耶和华面前,

使他的名号断绝于世。
对于抑郁症,我思考过一些,最后觉得从这段经文开始谈比较合适。诚如你所见的,这段经文是一段对于仇敌的咒诅,不仅咒诅了仇敌,还咒诅了他的孩子,母亲,甚至是祖宗。这是从古至今一直带了许多争议的一篇诗篇,因为人们觉得与神本性的慈爱和良善不相符。你是如何来看待这段经文呢?是觉得恶人原本该受咒诅?还是觉得大卫无论如何不应当这样咒诅任何人呢?

如果再延伸一点点,你是如何看待圣经上那些带有负面情绪的经文呢?为什么许多明明是带了许多负面情绪的经文,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神的话呢?我们是觉得负面情绪不属灵呢,还是觉得不应该在人面前被看见呢?

请允许我再问一个或许会冒犯到你的问题,你自己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呢?你怎么看待你自己的负面情绪呢?当你看到别人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会不会特别想让这个人尽快“振作”起来呢?是不是一个人要一直正面,一直坚忍,一直喜乐,才算“属灵”呢?

这些年来,教会内外得抑郁症的弟兄姐妹越来越多。此次回国,也不断听到这样的信息。为什么呢?我想,客观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在大城市的生活越发辛苦,压力之下,积累一些负面情绪是必然结果。可是在教会当中,我们时常听到的话却是,“你交托给神,就不会焦虑了。”“你有负面情绪,你不够成熟。”“你这样把情绪表现出来,会绊倒别人。”而类似于这些话会带来什么结果呢?是年轻弟兄姐妹的自我怀疑:我仍然焦虑,是我不够交托吗?我是没有信靠神吗?我是基督徒吗?我对神的信心是不是有问题?面对人性本身的黑暗,世界上的不公义,或者只是工作上被施加的压力,却无法开口,羞于启齿,只能暗暗自我怀疑。我曾经发现抑郁症的弟兄姐妹的言语会相对自我中心,而后来我发现一个叫我很心痛的背后的原因,他们内心的诉求不曾被听见,曾经的伤痛没有被解决,所以他们需要用言语不断重复这些过去的伤害。所有负面情绪被简单定义为需要“脱下的旧人”,“被神更新之前的老我”,却没有被解决。情绪不似理性,通过逻辑推断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答案还自以为这是自己所相信的。理性可以欺哄人,却总是轻易被情绪出卖。情绪是非常真实的,高兴就是高兴,难过便是难过。可人们往往用理性去压制情绪,以此好表现得成熟,在这个过程里,忘记了自己真实的属灵状况。

于是处于生活的压力与在信仰上的自我怀疑之间,在双重张力下,负面情绪无处发泄,甚至似乎都成了不应该存在的事物。其实,这是另一种成功神学,我顺服了,就该凡事顺利。既是如此,那么我倚靠的是那位神,还是自己顺服的行为呢?同时,作为基督徒,我们去相信有一位神,并非难事。如同约伯,“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吗?”如同拿俄米,“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地回来。耶和华降祸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他们相信有神吗?他们都很确定在这世上有一位神,是那位全能者。那他们在当下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没有相信神的良善。他们相信是神使他们受苦。然而神的良善,除非我们允许神牵着我们的手陪伴我们走过这一路困难与挑战,不然我们很难接受。约伯的朋友不能接受约伯受苦并非因为犯罪。在此我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并不出于解经,有时候,是因为他们不希望同样的苦难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他们期待的是,努力去顺服神,然后凡事顺利,接受祝福。他们不允许无缘无故的苦难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曾经做过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在一个弟兄受苦把自己比作约伯的时候,我说,“约伯是一个特例,因为圣经上说约伯是一个义人。其他所有人的受苦都应该与犯罪相关。”在这里,我把受苦与神的公义联系在一起,却没有留任何位置给神的恩典。并且从古至今,约伯的经历从来不是一个特例。

可是圣经并不是讲人的书,乃是帮助我们看到神是一位怎样的神的书。所以约伯的例子中,神允许他痛苦,允许他质问神,也允许他向神发怒。同样,在诗篇109篇里面,神允许大卫发出咒诅的话,因为神体贴大卫的软弱,祂是爱我们的主。抑郁症在很多时候,都是负面情绪的累积造成。甚至有时候,我们对比自己和别人的经历,也会时常觉得神可能爱别人多一些。而同时,我们心里又觉得这些念头是不“属灵”的,是羞耻的,于是难以与别人分享,甚至不愿意去面对,以至于长期积压成为心底的苦毒。在婚姻当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属灵”的教导,仿佛往锅里添加许多“属灵”的佐料,就应该出来一道完美的菜。于是很多年轻弟兄姐妹进入婚姻以后,在矛盾与冲突中感到更加迷茫,是婚姻错了吗?是我错了吗?而无法否认的是,婚姻原本便是帮助两个带刺的人,慢慢拔下身上的刺的,虽然会有疼痛,但却是舍己的必经之路。

在每一次的伤痛中,我们的神也不是高高在上地看着我们伤心难过,指责我们这样不“属灵”。相反的,祂走到我们所处的阶段,碰触我们软弱的伤口,亲自安慰我们,然后陪我们一起走过这条道路。这就是“做基督徒”与“是基督徒”的区别。我们原本是基督徒,神喜欢我们真实敞开地活在祂眼前,我们不需要为了任何人的眼光去“做”一个基督徒。接纳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然后才能真知道自己,才能真正得到医治,最后才能接受别人。

在苦难中越多的挣扎,越考验我们的信心与盼望在何处。当弟兄姐妹来诉苦的时候,给恩典留一些地步,对神的慈爱和良善多一些相信,抑郁症并非不可战胜的。不可战胜的,是我们自己的骄傲,自以为义,自以为了解弟兄姐妹的软弱。求主帮助我们怜悯我们。祂是帮助我们胜过这世界的主,因为祂已经胜过了世界,得胜在乎耶和华。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