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我的办公室里只有茶,与白水。工作了许久,抬眼看看,还是拿起了一包红茶。相较于绿茶的寡淡,我还是喜欢红茶的醇厚。将红茶放入杯中,直接用滚烫的热水冲泡。对于泡茶而言,这大概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了。我这样天性怠惰的人,怎么可能会洗一遍茶然后开始喝第二泡呢。
就如同我这样懒散的人,从来不曾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做事,于是总喜欢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最多的事情。在与人的关系上,也是简单粗暴,不喜欢权衡,不喜欢让步,不喜欢妥协,不喜欢将就,为的都是达到最终的目的,也不在意过程如何。而神偏偏不要我一步跨到结局,非要给我百转千回,在磕磕碰碰中学习功课。
分手以后,偶然间看到一位姐妹的见证。她的丈夫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癌症过世,她写了文章记念丈夫,记录了七个与她丈夫相关的梦,甚至后来失去丈夫以后的生活。字里行间是她对主的信靠以及平安喜乐。忽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过去读到雅歌,“我的良人属我,我也属我的良人。”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期待有那么一个人,分享我余生的所有喜乐哀愁,陪伴我走所有的春夏秋冬,他属于我,我也属他。然而,即便遇到了那位良人,只是在地上的年日,他才属于我。或者说,从根本上,他与我都单单属主,仅此而已。总有一日,死亡会叫我们分离。而我们都不知道那一天何时会来。甚至到了天上,亦没有了嫁娶,我曾经怀疑过这样的安排是否公平。那个我在地上爱了一生一世的人,到了天上却只剩下普通弟兄姐妹的关系。这些幼稚的想法,回到主那里,都是说不出口的。因为我同样深知,有主的同在,便是最好的状态,便是这世上最大的喜乐,在主那里,没有眼泪也没有忧愁。所有的关系也会被重新定义修复,那么地上这些失去便算不得损失。于是在地上的年日里面,真正属于我的,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是这些美好又伤心的回忆罢。总有欢笑,也总有眼泪。所以,我亦没失去任何事物,只是以另一种方式来拥有这些回忆罢了。而这些经历带来了什么呢?这些经历真正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等到那个世上唯一契合灵魂,或是上帝所预备的那一位。这些经历,包括遇到那个人以后的遭遇,都是为了使我们往前方的标杆挪两步,再多挪两步。从永恒中不断看到神的爱与信实,也在每一个当下借着这些经历成长,越来越有基督的模样。
理性上已将思绪整理清楚。但情绪上还没有能够很好地收拾好。只是即便在最难过的时间里,高中女生们邀我一起吃饭,与我分享失恋经历,告诉我去年分手之时是如何醉酒伤心,而现在又可以说说笑笑了。听着她们的经历,不禁觉得很可爱,是真诚分享她们的伤痛,自揭伤疤来鼓励我。随后在超市,觉得可以给自己买束花放在家里。被她们推着走了,说花不好看不要买。走出超市,她们却已经给我买好了花递给我,告诉我说,“Fiona,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可以送你玫瑰的。”红色,黄色,粉色,白色的玫瑰,凑在一起,就好像与她们共度的花样年华,又丰富,又多彩。将她们送回宿舍,独自开回家的路上,我又忍不住泪流满面。被爱包围着,被恩典挟持着前行。在这么多爱与关心中,我不得不继续前行。
今天在教会里,又一次听到这首“In Christ Alone”,心下又有些感慨。“In Christ alone, my hope is found; He is my light, my strength, my song”。(惟在基督里,我得盼望,祂是我的亮光,我的力量,我的诗歌)我还能在何处寻求盼望呢?惟有在基督里,在那永恒里,有祂同在的盼望。而我现今,因着基督为我死且赐下生命,已经活在祂的永恒中了。如此,在世上亦没有其他事物可以填满我的心。祂才是我真正的良人,我完全属祂,祂亦属我。今天Eddy讲道,也说到一句,“有时祂平息风浪,有时祂不平息风浪。”而不论祂是否平息风浪,都是为叫我们看到祂,单单仰望祂,不是么?在这世上,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么?
刘过曾写道,“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而我说,“日历新恩愈丰厚,终不似,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