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一座古城的街道上,和一个刚认识不久的小姑娘牵起了手,叽叽喳喳谈论着彼此的生活。她的生活里,有蓝天,有草原,有歌舞,有我不曾有过的经历。而我,有许多旅行的踪迹,也是她羡慕的。她爱吃饭,我爱吃面。在马路上,有车往这边开时,她总是一只手挡在我身前身后地护着我,虽然口里喊我姐姐。我开玩笑说,以后你结婚了喊我呀,我从来没有参加过柯尔克孜族的婚礼。她开心地说,你可以给我做伴娘。我答应她,不论我在哪里,天南地北,你告诉我一声你要结婚了,我就飞来。
一天早上,去买烤包子。站在摊位前等了半晌,一个白须老爷爷颤颤巍巍站着,手里攥着一块钱的纸币踌躇许久。卖包子的老板没有收他的钱,包子应该是两三块钱一个。于是我借机多买了几个。等包子铺的老板装好,放入袋子里给我。我低头问老爷爷,你要买几个。他不会汉语,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我打开袋子,让他先拿。然后拎着袋子回去,哼着那首感谢神往回走。施比受更有福。
这座城午后,阳光斜斜地照着。偶有戴着黑色与绿色相间的帽子的白须老人往来。
你一定不会相信,那个门口进去,是一个公共厕所。门口有各种鸽子与鹦哥,还有三两只孔雀在散步。
门后是晴天。那一抹绿色,岂不是春风已至?
在老城的桥头看见一个小女孩。正经过她身边的时候,她抬头看了我们一眼,用带着口音的汉语说,鸭妈妈带着小鸭在游泳。她指了指前面水上的一片绿洲,那是小鸭子的家,小鸭子要躲在那里才不会被大老鼠吃掉。她带我们去一家陶艺店。路上,她指着一个水洼说,水里面有小蝌蚪。她说,那些墙有时候会摔下来。
陶瓷店的门原本是关着的。我们敲了几次门,才有一个老爷爷来开门,他做了许多陶艺,都还没有上色。他特别热情地让我们进去看看,让我拿着这些泥瓶子和他拍照。临走的时候,他拉着我们,说他早上七八点钟就开始和泥了。他邀请我们在门口坐会儿。我们踏上归程之时,我每次回头,都看见他坐在门口看着我们的眼神,里面是说不出的孤独。只是暗自可惜,没有更多的时间与他说说话。
这里的手工艺品,也是极美的,琳琅满目,叫人眼花缭乱。配色和材质都是极好的,如同春日的绚烂多彩。视线所及之处,不忍离开。
王之涣定是没有见过西域之美,才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要我说,必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偏度玉门关”。如此可爱的人们,如此可爱的景色,还有可爱的美食,若非春风已度玉门关,哪里会寻不见半丝荒凉之色?抑或许,我心之所向,于是连春风也一并吹过。天山出侠客,而我一心想做女侠,又岂能不爱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