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独舞喜怒哀乐,任光阴如何收割。你就是如此令人神往的角色,在造物主手中不拘一格。
——房东的猫《如常》
听惯了六七十年代的老男人用沙哑的嗓子半念叨半哀叹的歌,偶然听到一首小清新的歌,竟也对这样的歌词生出几分喜欢。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学会不被光阴左右,不被现实左右,亦不被他人左右。
仍是那样喜欢不紧不慢的生活,晃晃悠悠跟在神后面,有时落了几步,祂回头等我,将我的担子又减轻了几分,我奋力一路小跑才又渐渐跟上;有时跑在前头,走到分岔路口不知如何抉择,回头看看祂,乖乖在原地等待,不顾他人的催促,直等到祂的步子迈到我的前面,才又继续往前,仿佛重新得了方向。
大概就是这样循环往复,跌跌撞撞,祂亲自扶持,才走到今日,也不至于失了盼望与异象。这些年的经历,简言概之,十八岁那年认识主,耶和华齐根努在祂里面得以因信称义。十九岁那年学习事奉,耶和华沙玛在每一件小事上一路鼓励我。二十岁那年第一次接受呼召,耶和华沙龙赐我平安。二十一岁愈多认识神就愈多被破碎,耶和华拉法悉数医治也亲自将我拼凑。二十二岁辞去工作接受装备,耶和华以勒为我预备完全无所缺乏。二十三岁千千万万次远离又千千万万次归回,耶和华罗以我的牧者一路用杖与竿相伴。二十四岁软弱跌倒又一次次被扶持,耶和华尼西是我所倚靠的。二十五岁,预备着进入新的禾场,也预备为主继续那场抢夺灵魂的征战。这几年来,还有什么能比每日经历神每天更多认识祂使我生命更有意义呢?没有了,除祂以外,在这世上别无所求。
犹记得十八岁之时充满了彷徨与困惑,不知这条狭长曲折的道路会通向何方。十六岁那年独自背起行囊,跨过了浩瀚的太平洋,几番努力争取,留在了这片许多人心中的乐土。只是然后呢?我太小的时候就看透了许多事情,包括对于金钱名利的不在意,我知道那些无法使我心里满足。若非认识神,这世上大概条条大路通名利,我也无法幸免,最后去过自己最排斥的生活,在虚空中挣扎,沉溺,连稻草都抓不住。
数年以后朋友问我在美这么多年觉得最重要的经历是什么,我说是信仰。那是面对生生死死都不再惧怕的从容,那是轻看浮浮沉沉都不再忧虑的淡泊,那是坚持进进退退都一路跟随的委身。年少不知人性软弱,便如同彼得一样轻易夸下海口至死跟随主。
此后在服事中屡屡受挫,却透过这些看到自己身上那些还未被舍去的“己”。我本顽石,生来便比他人多一些枝节,许多次被主剪剪裁裁,也尚未修理成祂可以完全使用的模样。只是每一次被破碎,自己小了一点,又小了一点,我必衰微,祂必增加。
也渐渐打开心,真正让光照进内心深处的黑暗。几年前的一次祷告中,我看见一个浑身污秽又带了许多伤痕的小女孩,在泥泞中被主小心拾起,用白布缠裹,遮盖了一切的羞耻与罪。原来人生的不圆满中还有许多的失去与伤痛。人心是多么脆弱的存在,稍不注意便多了几个缺口。
而祂却是医治人心的神,也修复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与自己的关系。祂亲自去寻我过去的缺口,抑或重新拿一块爱的形状给我一一填补。在这条医治之路上,我的牧人经历许多困难,被嘲讽被鞭打被辱骂甚至被钉十字架,但祂决心至死也要寻回我为我付上赎价,领我回家。若不是祂先迈出那一步为我降世舍命,我终究是没有盼望的蝼蚁。
祂的爱中不仅有恩典,亦有管教。有时想要而不得,与祂置气,开始了从小惯用的冷战,妄图操纵祂而达到我的目的,祂也任凭我远离,又远离。只是在每次远离之后,更深地又一次明白,离了祂,我算什么?若是没有主,永恒也只是无尽的与罪的挣扎,和人之间的纷争,就算追求到了无尽的钱财和利益,又有什么用处?于是最终也只是一路哭一路跟祂说,主,我要回到你面前,求你接纳我。
无数次的软弱和跌倒,有时自己也轻看自己,论断自己,怎会是如此不堪的基督徒,被打磨了这么多年还是棱角分明不肯谦卑受教。甚至不愿意去祂的面前。我的神是那圣洁公义的神啊,可我是个罪人。而祂一次又一次掩面不看我的罪,祂告诉我,祂在意我,比在意我的罪更多。祂恨恶罪,却从未厌恶我。是祂的恩手牵引我去祂面前。
也是尝过了主恩的滋味,明白其中的美善,知道自己是深深被主所爱的,才想要将这样的爱与更多的人分享。但神总是时常提醒我,祂看重的是我和祂的关系,我从来不需要用任何行为取悦祂,我原本就是蒙祂所爱的。我只需要活出祂爱我的样子,便是荣耀祂了。
原本想趁着生日这篇,将自己写成一个很酷的文艺女青年,一不小心又透露了许多真实与破碎。附上周六主日学时候带孩子做的手工。这是一个电灯泡形状的容器,用橙色和金黄色的颜料涂上,粘上两只眼睛,戴上一个草帽,便有了几分秋天稻草人的形象。相较于在这个季节庆祝万圣节,我更喜欢和孩子分享丰收。而容器里面加满水,放了一些碎塑料纸片,稍一摇晃便有水晶球的质感。我在每个孩子的电灯泡中又加了荧光的颜料,加得足够多,便不会悉数溶解而是沉在瓶底。关上灯,小灯泡的底就会发光。一起学习的经文是主耶稣说的,“你们是世上的光。”岂不是很形象?
随老年人叹一句,天凉好个秋。又长了一岁,生活如常,拍照技术也仍然如常,神造的秋天美得不可方物,记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