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人生要放下多少东西才算得上舍己?
昨天早上接到Dr. Moore的电话,她说中文项目计划接下来所有负责人及任课老师都换成中国人。连她也要计划退休了。她的职位会在不久以后开放应聘。她知道我找工作找了许久,也从心里欣赏我,希望我知道这件事情,或许我可以应聘。
犹豫了许久,我跟她分享了一些心里的话,我非常爱这个项目,我是她起初开始项目的同工,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也陆陆续续一直有些关联。直到回到美国,由于我的签证和身份是学生家属的签证,无法继续在这个项目参与任何事情。心里多少是觉得有些可惜。此时正好这个项目可以提供工作签证,有适合的职位开放,看似确实很合适。但是我们这次回美国的目的是为了装备,为了离开的。很快,或许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等昊道硕毕业,我们便会离开。我希望申请到这个职位的人是可以稳定在这个位置持续服事许多年的,而我志不在哥伦比亚这个城市。所以我最后跟她说,我其实并不适合这个职位。我跟她分享,我目前带孩子的家庭还没有信主,上帝借着他们供应我的同时,也给我机会与他们分享福音和我自己的见证。我对于目前的生活很感恩也很满足,我觉得这样的服事也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挂完电话以后,我哭了好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投简历,考试,面试,我不愿意说最后以失败告终,毕竟我也获得了许多面试的经历,而这些是我过去的人生里不曾有过的。在去年之前,我一度很骄傲地与人分享,我从来都是工作找我,我最多只是随手投个简历,从来没有出去找过工作。而这一年里,也经历了许多找工作的迷茫与彷徨。
于是遇到一个看似合适的职位,又可以使父母看了高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我和昊说,我只能放弃,因为我想忠心于祂起初对我的呼召。即便我拿到了这份工作,一年以后我也希望可以按时离开。因为考虑到将来还要给四位父母养老,我计划趁着年轻早些去工场。
只是心里觉得委屈,为什么许多事情就这样困难。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又忍不住给Mrs. Layman打电话,撇撇嘴,“Mrs. Layman你在家吗?我可以来看看你吗?”她说她在家正好想到我们了,我的电话就到了。
到了她在养老院的小屋,坐下来以后,我跟她分享我觉得自己有点难过。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与我曾经很喜欢的事工,而在我正需要一份工作的时候,这份看似于我非常合适的工作,我需要选择放弃。我知道并非上帝拿走这份工作,而是我需要主动学习去选择放弃。Mrs. Layman说,你的人生还很长呀,你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我大学学的法语系,还辅修了西班牙语。我以为上帝会带我去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非洲国家去传福音。结果上帝带我去了肯尼亚,大家都说英文。我好多年没有用法语,以为以后再也不会用到了,从宣教工场回来以后,我先生在Ben Lippen做校长,正好Ben Lippen在招法语老师,我就回来做了许多年的法语老师。在你人生的一些阶段,或许上帝呼召你放下一些东西,或许将来的某个时候,上帝又会呼召你再把这些东西捡回来。我知道你现在有博士的学位却需要靠给人看孩子养家对你而言很难,但是或许上帝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帮助你学习谦卑呢?她也给了我人生的忠告,always stick to your first calling unless you are very clear that God calls you to something else。(优先顺服于第一呼召,除非上帝很清楚呼召你做别的事情)
这一路,兜兜转转磕磕碰碰,很多时候遇到艰难的处境时,我总以为我为上帝放弃了很多东西,偶尔心中不平,那些放弃呼召的人的生活看似比我容易许多。但是却不知这些所谓的放弃,是对于我的生命有益处的。毕竟,呼召是一个特殊的privilege(特权),并非人人都可以有这样的呼召。
其实,舍弃这些身外之物,虽然很难,但是大概并没有很难。难的是全心的顺服,是放下罪中之乐,是查验内心的所有self-serving(服事于自己)的东西。人生中的所有舍弃,大概都算不得舍己。将自己的骄傲,自己的罪,完全摆在上帝面前,求祂鉴察,或许才算舍己吧。
